当前位置:首页 > 蛋白质 > 正文

蛋白质结晶的浓度-蛋白质结晶温度

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蛋白质结晶的浓度,以及蛋白质结晶温度涉及的相关信息,愿对你有所帮助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硫酸铵沉淀浓缩蛋白质时浓度怎么计算的呢

1、硫酸铵饱和溶液的配制如下:配置硫酸铵饱和溶液:看你配置多少,温度要求,比如你配置10克20摄氏度的硫酸铵饱和溶液。

2、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不同时,不同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。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,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,降低其溶解度,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。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,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。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。

蛋白质结晶的浓度-蛋白质结晶温度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硫酸铵沉淀的蛋白用硫酸铵溶解。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,硫酸铵沉淀的蛋白在80%饱和硫酸铵浓度下,会溶解,硫酸铵最大溶解量约为76。

4、灵敏度较高(约 0.1 mg),但较麻烦,也会受 硫酸铵 及 硫醇化合物 的干扰。 步骤中各项试剂的混合,要特别注意均匀澈底,否则会有大误差。④紫外法 280nm光吸收法:利用Tyr在280nm在吸收进行测定。

5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浓度。(四)样品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用等电点沉淀法、盐析法所得到的蛋白质一般含有其他蛋白质杂质,须进一步分离提纯才能得到有一定纯度的样品。常用的纯化方法有:凝胶过滤层析、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、亲和层析等等。有时还需要这几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。

蛋白质结晶的浓度-蛋白质结晶温度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6、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,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,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。测定范围为1-10mg蛋白质。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:硫酸铵、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。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 ,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,以及干扰物质少。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。

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

1、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标准曲线图如下: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有: 双缩脲法: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,硫铵不干扰显色, Cu2+与蛋白质的肽键,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,形成紫蓝色络合物,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。双缩脲法常用于0.5g/L~10g/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。

2、pierc660测蛋白浓度如下:蛋白质Pierce660法标准曲线屏幕,标准曲线以图形显示所选样品的检测标准品、计算的标准曲线,以及检测的吸光度和计算的浓度之间的关系。一条水平线将Y轴上的样品吸光值连接到标准曲线。一条垂直线将该点连接到X轴上的样品吸光值。

3、考马斯亮蓝试剂:考马斯亮蓝G—250 100mg溶于50ml 95%乙醇,加入100ml 85% H3PO4,雍蒸馏水稀释至1000ml,滤纸过滤。最终试剂中含0.01%(W/V)考马斯亮蓝G—250,7%(W/V)乙醇,5%(W/V)H3PO4。

血浆的晶体渗透压为何会比胶体渗透压高?

1、胶体指的是大分子,如Pr(蛋白)。晶体渗透压指的是小分子,如氯化钠、碳酸氢钠、葡萄糖、尿素、氨基酸等。其次,血浆的蛋白含量最高,而蛋白不能自由移动,小分子可以自由移动,血浆与组织液的小分子浓度差不多。这就造成,他们的晶体渗透压差不多,但胶体渗透压血浆比组织液高很多。

2、晶体渗透压影响红细胞内外水的移动。血浆中含有低分子的晶体物质(如氢氧化钠、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等)和髙分子的胶体物质(如蛋白质)。血浆的渗透压是这两类物质产生的渗透压总和。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,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。

3、区别: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为2*** 。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为3。晶体渗透压的特点: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。胶体渗透压的特点:构成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。晶体渗透压产生原因:80%来自Na、CL。胶体渗透压的产生原因:自于蛋白质(主要是白蛋白)。

4、血浆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,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,而与溶质的分子量、半径等特性无关。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,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。

怎样计算蛋白质浓度?

所以, 总的蛋白质浓度,也就是一开始的那1毫升里的蛋白质浓度,1777/X=0.001/x=1777/0.001= 12777ug/ml 第二个是对的。

摩尔浓度c=1000*(mg/ml)/MV式中的M为蛋白的摩尔质量。

蛋白质的含氮量是16%,这是一个基本固定值。如果你所指的某匀浆中,不含有其他含氮化合物,则蛋白质浓度为8/16%=50g/L。

估算浓度:如果你知道marker中各个条带的蛋白浓度,你可以通过比较样品条带与与之最接近的marker条带的颜色深浅来估算样品的蛋白浓度。例如,如果一个marker条带的浓度为50 μg,且其颜色深浅与你的样品条带相近,那么你可以估计你的样品条带中的蛋白浓度也大约为50 μg。

先用标准品做标准曲线。。用公式算得曲线的 斜率(r)和截距(b)。。就可以算出浓度了。。

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:微量凯氏(kjeldahl)定氮法样品与浓硫酸共热。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(消化),氨又与硫酸作用,变成硫酸氨。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,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,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。

蛋白结晶

PEG在蛋白结晶中时一种沉淀剂,PEG3350,PEG4000等。蛋白沉淀的时候需要三种溶液,盐溶液,缓冲剂以及沉淀剂。沉淀剂浓度越大,形成的晶核就越多,容易形成许多小的晶体,要是想要的得到大而少的晶体就要降低沉淀剂的浓度,这个是要摸索条件得到的。

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生物样品的空间蛋白质结晶与分析实验: 生物样品的结晶特性:生物样品的结晶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损耗性,因此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、筛选和优化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结晶。

本身的组成结构。在诸多影响高分子聚合物结晶能力的因素中,既有外界温度、时间与作用力等条件,又有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结构的因素。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,有能够结晶和不能结晶之分,也有易于结晶和难以结晶之分,还有熔点高低之分。结晶的方法分3种:批量结晶、蒸发扩散结 晶、液/液扩散结晶。

蛋白质在溶液中大多数以规则的球蛋白形式存在,变性后规则的球形变成无规则的线团,互相搅缠在一起,导致 粘度增大和难以结晶。

如何提高纯化蛋白浓度

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:等电点沉淀法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,可用等电点沉淀法使它们相互分离。盐析法不同蛋白质盐析所需要的盐饱和度不同,所以可通过调节盐浓度将目的蛋白沉淀析出。被盐析沉淀下来的蛋白质仍保持其天然性质,并能再度溶解而不变性。

盐析法:盐析法的根据是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,溶解度会随盐浓度的增高而上升,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,使水活度降低,进而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,水化膜逐渐被破坏,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互相凝聚并从溶液中析出。

可以加入丙酮等有机溶剂,使蛋白析出,然后离心收集沉淀,沉淀用去离子水再溶解,去离子水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,从而改变蛋白浓度。但该法可能有损蛋白活性。使用透析袋,外侧加聚乙二醇干粉,使水慢慢渗出,该法可维持蛋白活性,但时间较长。

随着His-tag 的问世,让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(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, IMAC)纯化目标蛋白变为可能,这的确提高了蛋白纯化的效率。

关于蛋白质结晶的浓度,以及蛋白质结晶温度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